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热点资讯
神秘的房间 你的位置:白夜灵异事件簿 > 神秘的房间 > 就是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红衣事件
就是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红衣事件发布日期:2024-06-17 05:20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在刚刚过去的日本仙台大地震及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中,“科学松鼠会”的微博和网站因为用专业、科学而理性的方式击破个个核辐射谣言,而频频被“@”,粉丝数量也有相当幅度(20~30%)的增加。“我们的底子是不错的,所以这次粉丝的发展还说不上是迅猛。”“科学松鼠会”的创始人姬十三对此并不惊喜,语气平淡而自信。“为什么松鼠会会被相信?为什么在地震的时候一个来自民间的第三方的声音被人相信?是因为我们过去做了那么多年的努力,我们的团队是完全的第三方机构,没有代表商家利益,也没有代表哪个派别的利益,我们的团队成员有很好的科学背景。靠这些我觉得已经足够。”他在一档电视节目中,跟嘉宾简昉以及主持人这样解释“科学松鼠会”的强大公信力。

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,“科学松鼠会”以一篇高水准的科学原创文章《动物预报地震,靠谱吗?》以及此后深入、独到的“地震专题”策划,而一战成名。那时候,“科学松鼠会”才刚刚成立几个月。而姬十三的梦想,正是因为“科学松鼠会”而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。2010年底,他的商业性网站果壳网刚刚上线。

纵观姬十三的创业轨迹,一条从网络世界(写博客)发展到科普传播公益组织(科学松鼠会)的重要思路渐次明晰。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,他在理想主义的路上,所实现和发掘到的,不惟一个“科学松鼠会”,更是诸多科学青年从小到大的梦想所在。这使得我们看到,当梦想借助网络的力量,能够实现多么大的能量,创造多么大的价值。这也使得姬十三成为我们在“@”了很多复旦校友群落之后,最想要“@”的一位复旦校友。

“在海岛(浙江舟山)生活了19年,读了11年生物学,杀过老鼠,养过猴子,写过一阵子专栏谋生,后来搞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。”这是姬十三在新浪微博上对自己的介绍。姬十三,本名嵇晓华,2001年进入复旦读研,2007届神经生物学博士。 “你的歪酷凝结了很多人的青春” 今年春天,已经是两个网站CEO的姬十三,在微博上淡淡回忆在复旦读书的日子:“2007年前,那时候还没有微博,没有SNS,豆瓣也不多人玩。那个时候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日月光华上,当feelings版主参加版聚,在FTP上下电影……后来学校里有了歪酷博客,写博客让我从校园网看到了互联网里的世界。”当年为复旦BBS搭建歪酷博客的过智俊“@”姬十三道:“同学,你的歪酷凝结了很多人的青春啊”。姬十三的这份青春,因为在网络上的科学写作而变得与众不同。

“2007年11月,我们因为科学写作而彼此认识的一群人就想,为什么不聚在一起做一个线下论坛呢?建构一个平台把大家联系起来,这就有了‘科学松鼠会’(的雏形)。当时来的人很多,读者来自100多个国家,作者也是几大洲的都有。”2008年,姬十三北上,同年4月创立了“科学松鼠会”。“其实它的架构很简单,就是一个群体博客。”“科学松鼠会”的愿景很简单,同时也很时尚,就是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。“科学如同一枚枚坚果,而科学作者如同擅长剥坚果的松鼠,剥出美味的果仁献给读者。”这是的“科学松鼠会”命名的来由,它的作者也因此被称为“松鼠”。

   

“松鼠”们和粉丝们认同“科学松鼠会”的公益性质,然而科普是否算作公益的争议使它的NGO注册四处受挫。姬十三因此奔波辗转,421.5亿元4个月前经营起商业性的果壳互动科技来“反哺”松鼠会,并坚持将两者的运营截然分开,确保松鼠会的公益性质。“松鼠会本质上是青年科学传播者的俱乐部,除了网站上呈现严肃认真的科学讨论内容,背后还为这群人和整个科学传播事业做很多活动和服务。”

松鼠会的线下活动多姿多彩,充满了科学家的奇思妙想,姬十三认为这些活动标志着这个团队理想的生活姿态,可以让“松鼠”们像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里的科学宅男一样受人欢迎。姬十三介绍,“果壳时间”和“小姬看片会”是松鼠会代表性的线下活动,它们都是免费的、公益性质的。如今,“参加‘科学松鼠会’的线下活动,已成为京沪两地青年人的新时尚。”2009年年底,松鼠会组织了一次盛大的“科学嘉年华”,连办了42场线下活动,场场爆满。最近的一场线下活动,是为推介松鼠会新书《冷浪漫》而举办的“Geek式恋爱研讨会”。  2009年,姬十三获“第八届上海大众科学奖”,被评为“2009年度时尚先生之科学传播人物”。同年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评选“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”,“科学松鼠会”获得了团体奖。2010年,姬十三获科技部“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2011年3月26日,姬十三荣获《商界时尚》主办的“2011年度商界青年生活领袖”之“梦想领袖奖”。他的同事在微博上说:“他将科学比喻为坚果,倡导将科学的坚果剥开,梦想让科学流行起来,是‘梦想照进现实’的真正实践者。”

  “你好,2010年代的科学青年” 

我们改版了。2009年最后一个夜晚,网站的技术和编辑们在办公室度过新年,忙碌到2010年凌晨3点才回家。出门的时候,喜悦非凡。网站换了新貌,不仅仅意味着换了身新装,我们想突出什么,想彰显什么,一目了然。

我们正一步一步向前走。科学松鼠会正式成立一年半,拿了很多奖,媒体报道一摞一摞,看似很风光,但个中辛苦,外人难知。1800多篇文章背后,多少个不眠之夜,40多场线下活动,“2009科学嘉年华”,执行团队基本靠志愿者,散了捏,捏了散。这一年多,经历了许多艰难时刻,服务器当机,活动遭遇暴雪、暴雨,就当被打一拳不算回事;更难的是新人培养的不易,老作者退却,科学写作门槛太高趣味太小众,团队组织不易……我们艰难成长。

我们正一步一步向前走。这段时间,松鼠会在自我革新,要重新勃发生命力。我们希望走得更远,而不是成流星闪过;我们希望做百年老店,沉下心打好根基,耐心做这个世界的改变者;我们希望能伴随一代青年成长,在他们生命中担当益友。

สล็อตเว็บตรง

对青年来说,科学意味着什么?我们曾拍过个片子《科学是什么》,采访了小孩子、青年研究者和街边商贩,答案五花八门,主要跟外星人有关,也关照时间机器。科学从这些开始,但绝不止于此。松鼠会这群人,在少年童年时代,多半曾立志要成为伟大科学家,这些读者,恐怕也多半曾立志要亲近科学。但是多半的人,与科学渐行渐远,面目陌生,甚至反目成仇,连“嫁给科学家”听起来都那么荒诞。科学家?“多奇怪的一群人”,是像The  Big  Bang  Theory里让人发笑的一群人。

前些天读到篇文章,《千万别成为科学家》,作者是一个“有终身职位的物理学教授”,教诲说,科学界不好混了,读了博士出来很难找到教职,趁早改行吧。类似的言论,自打我念了博士以后就不绝于耳,那时学校bbs流行“劝退贴”,反复说的是同一个意思。理想艰难,很可能头破血流。研习了科学,也曾经热血沸腾想拿科学做终身职业的青年们,需要停下来想一想,职业科学家,能不能成为你最终选择的道路?你和科学,是一时亲热的恋人,还是终身伴侣?

我一直希望松鼠会的出现,能够引领大家看到另一种选择。成不了伴侣,也不必相忘于江湖,距离不妨不远不近,感情不妨不浓不疏。和科学暧昧,进可攻,退可守。曾经朝着伟大科学家之路狂奔的青年们,或许停下脚步,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仅仅做一个“科学的释道者”,不必非得生死相许;曾经立志爱科学而今恋上别家的青年们,或许可以回过头来,重新打量下科学这张多姿的脸,抽空谈点小感情,不必非得割席断交。

确保身份合法有效。认真了解美国关于国际留学人员身份管理规定和出入境要求,确保中国护照、美国签证和I-20表格合法有效,避免出现身份失效、非法居留。减少不必要的跨国旅行,如确有需要,及时联系校方提前履行必要手续,确保返美手续齐全有效,避免出现入境受阻问题。

2010年代,90后迈入2字头,互联网进入微革命,这个世界的志趣,正寒武纪大爆发。和科学暧昧的青年们,从这个年代开始,被称为科学青年。松鼠会与你们,执手相看未来。(本段落系由姬十三本人作于2010年2月)(姬十三的采访得到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《泡泡天下》节目组及节目嘉宾、简昉校友的大力支持,特此感谢。本文协助采访:李智展。) 

原文刊载于:《复旦人》试刊 第9期 第24-25页 《复旦人》电子版:请点击红衣事件